專欄▶臺南農安樂活好食在

現代陶淵明—陳佩雲的八田綠色農莊與農家院子

2019/08/29徐玉梅

     在暑熱炎炎,閒居家中的8月,食農小組接到訊息,餐飲系李宜靜老師「教師進修第二專長--家政第二專長學分班」課程,要校外參訪六甲區中正路118號的「農家院子」,聽說是採行自然農法耕作。食農小組成員馬上就啟動「出差」模式,不及細問,公務車9:30已經到達六甲區目的地,卻原來李老師的課程是10:00集合。

    在等待的過程中,有一些車輛陸續停靠,都是一臉老師樣的人,為了確定狀況,我挑了一位學員(修第二專長老師)請教,言談間卻感覺非常面善,小編漸漸衰退老化的記憶力,卻猛然想起這位老師應該是大兒子的國中導師--和順國中王老師,已經12年不見了,世界真小也真巧!

 

◆相見歡

    在李老師的引導下,我們順著小路穿過芒果樹下,進了「幾間豬舍」,真的是「豬舍」,小編是農家底,絕對不會認錯。

磚柱都是豬舍原有的格局,經過改造,成為農家院子的教室。

李老師為我們引見了清瘦卻瞿鑠的創辦人陳佩雲女士,食農小組說明我們的工作性質與來意,很快就就定位,成為一組觀察與記錄人員,因為事前已經說好,陳女士不一定有時間接受訪談。

八田綠色農莊與農家院子的創辦人陳佩雲女士

真誠暢快的笑容,令人印象深刻

◆農家院子巡禮

    學員到齊後,陳女士簡單說明自己的農耕方式與生活態度,接著說明本是廢棄豬舍的農家院子的前世與今生,便帶著全體學員參觀認識「農家院子」。

陳女士的夢想三部曲

布條揭示陳女士敬自然敬天敬地敬人的信念

當初就是這樣胼手胝足,一磚一瓦地打造農家院子,取自農家院子粉絲專頁

工作室也是豬舍改裝

五星級廚房也是豬舍改裝

屋頂是撿拾廢棄塑膠板遮雨防漏,再以中剖竹筒,仿鴛鴦瓦方式一仰一俯,透氣散熱

 

農家院子的教室外觀

陳女士打造農家院子幾乎都是撿拾廢棄資材善加利用,因此隨處可見散落的竹木

樸實有味的竹窗櫺

榫接古法的木走廊

 

 

室內樓中樓的格局、水泥地板,陳女士等親手施工,匠心獨運,這是共學夥伴的宿舍

所有的建築工事都是陳女士的實踐,而敲下殘碎的磚瓦泥土細石,就成了透水走廊

看看這些女漢子,突然覺得生命好強大,取自農家院子粉絲專頁

雖然農家院子已經在今年5月入住了,可是建設是一直持續在進行,而農家院子以樸素的血肉之軀,親力親為去實踐、體認生命與生活的意義,從額頭眉梢滴下汗水來證明生命的尊嚴,應該感動了不少現場的學員。

 

◆食農教育體驗

    參觀完農家院子的建築之後,陳女士讓學員分組採摘菜園裡的蔬菜,親自摘取、挑揀、清洗、烹飪、食用、收拾…,全部蔬食,以期不造成土地、環境、地球的負擔,所有過程都親自參與,就是食農教育,一種從生產、收割、烹飪都親手參與的體驗教育。

 

這一組負責採摘芋頭、芋梗,陳女士說自然耕作的芋頭芋梗不咬人

 

 一組採摘菜豆

 另外兩組:一組採空心菜和地瓜葉

農家院子怕學員不夠吃,除學員所採摘的蔬菜外,實習生早早就烹燒了幾鍋菜

親手摘洗,汆燙後也是一盤佳餚

◆吃一頓輕鬆自然

洋洋灑灑十幾道蔬食,再加上一鍋紫米飯,外加綠豆湯,這一餐,除了飽食一頓外,同時吃進美味,吃進健康,吃得輕鬆,吃得自然。偷偷告訴各位:因為是純素,沒吃奶蛋,破布子去籽後和豆腐一起煎香,好吃!綠豆湯在暑熱時很暢銷,小編只看到過!

 

◆夢想三部曲

    雖說今天不是訪談,但在挑菜、吃飯時,逮著機會,小編還是跟陳女士閒聊了幾句。小編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陳女士說:「我家不是耕田人家,可是我就是想要種田,我就是喜歡種田;我沒有田,可是我已經當了九年的農夫。」

    陳女士在40歲前曾經是高薪的上班族,可是強烈渴望親近土地當一名農夫,因此在九年前,從台中搬到台南,從零開始學當農夫,學著當一名與大自然、土地、萬物和諧共處的農夫。因此,她選擇採用「秀明自然農法」,縱使從慣行農法到自然農法的過渡期,讓她頭三年幾乎都沒有收成、收入,她還是堅持採用一種最自然、最友善的土地生產方式。她相信土地,相信只要我們善待土地、照顧好土地,土地一定會種出最好的稻米、蔬菜、水果。

    在九年的農夫生涯中,陳女士慢慢實踐、打造出她的「樂土」,除了自己得償宿願,快樂自足外,陳女士想分享,想要守護土地萬物,想推廣「秀明自然農法」,她的夢想漸漸顯影:

八田綠色農莊→農家院子→微生聚落

(一)八田綠色農莊

    「八風不動是心田」,八田綠色農莊在臺南官田與東山,占地約5甲地,作物以荔枝、龍眼、芒果、酪梨為主。但,九年前剛接手第一座東山芒果園時,沒種過田的陳女士,決定要從慣行農法轉成秀明自然農法,因為不懂剪枝,第一年只收成了75顆芒果,景況慘烈。後來她發現枝葉比例是果樹健康的關鍵,經過不斷的學習與摸索,到第四年芒果才開始盛產。

    自然農法相信土地與農作物的生命力,只要照顧好地表下的土壤和根系,注意土壤、草相、作物與生態的平衡健康,因此,陳女士耕作時,不施肥施藥,只除草、覆蓋、修枝、套袋,和每年適度鋸掉一些枝幹,增加樹木生長空間,套袋採用透光袋,堅持八九分熟才收成,在水份、Q度、香氣上,打造出獨一無二的綠色金煌芒果。

    有鑑於芒果蒂頭帶有過敏原,易引起過敏反應,陳女士把剛採摘下的芒果做「滴漆」處理:芒果倒放一個晚上,讓乳汁從蒂頭滴出。第二天再把芒果放入紙箱積熱催熟,不使用違反自然、不健康的方式催熟。

拜訪當天,樹下撿了兩顆綠色金煌,味道真的很濃郁,有土芒果的風情。

採摘→剝除套袋→斜剪蒂頭(取自農家院子粉絲專頁)

倒放一晚滴漆 →第二天橫放到紙箱積熱催熟(取自農家院子粉絲專頁)

(二)農家院子

    三年前陳女士在臺南六甲成立了「農家院子」,約三分地:水稻田、菜園與果園各一分。前面「農家院子巡禮」已經介紹了,這是一座舊豬舍,陳女士覺得,學習怎樣善待土地很重要,把豬舍改造成宿舍和教室,一來可以推廣食農教育、秀明自然農法,二來可以提供有志自然耕作的人一年的實習機會,是個實習基地。

    改建豬舍過程中,可見陳女士「一兼二顧」的智慧:收集二手資材再利用,減少廢棄物、經費支出與減輕土地負擔;施工過程與施工方法則舉辦工作坊,找建築師傅口授實作,工作坊學員學中做、做中學,理論與實務並進,同時傳承傳統閩南式建築、竹編夾泥牆古法,恢復農村文化,注重通風採光,達到節能效果。

    農家院子既致力培養秀明農夫,那麼,到底如何操作﹖8月3日「農家院子」粉絲專頁刊登了一篇「共學夥伴招生」啟事:

◎學習方向:

  • 學習無藥無肥自然農法的基本概念和農務基礎/了解一年四季不同作物的種植技巧和耕作方式,包括果樹、蔬菜、雜糧、水稻/ 學習各種機械操作/友善農作的社區推廣。/學習基地的建設,使用回收材料的傳統建築工法。

◎成為夥伴條件:

  • 有意成為自然農法(無藥無肥)農夫/願意付出一年時間學習,每星期一至五為共學日/具團隊合作精神,和其他夥伴們一起共學共食共同生活/輪流擔當值日生,負責烹調當週的饍食及環境整潔/對小動物有愛心,幫忙照顧兩隻狗狗和小貓咪。

◎我們提供:

  • 住宿 (二至三人一房) /工作日早午晚三餐 (純素飲食) /畢業後可成為【微生聚落】的農夫,獨立耕作一塊土地,與友善耕作的農夫互相支持。

 

左一香港Odiau、左二海燕(﹖)與右二英兒(baby)都是實習生,取自農家院子粉絲專頁

    從這樣的招生啟事,很清楚知道:農家院子除了對外推廣食農教育、秀明自然農法外,對內,透過菜園、果園和水稻田,讓實習生了解食物生產的過程,習得秀明自然農法的耕作能力,透過共學共耕共食、共同生活的模式,學習和諧共享、永續生活的生命態度,成就自己生命的內在圓滿,也愛惜資源,友善大地,尊重生命。

(三) 「微生聚落

    「微生,由微而生,生生不息。」陳女士認為現在農村的問題是:老農無力耕作,年青人離鄉別井;農業政策令小農租地困難;農藥和除草劑的使用;工業和家庭廢水均造成河川污染;單一作物,病蟲害失衡;農地不是農用,變成工廠,太陽能種電,破壞環境。

    去年,陳女士以友善農耕概念出發,喚起對萬物生命的覺知,進一步提出了「微生聚落」構想,希望承租更多土地,推廣友善農耕,種植水稻、雜糧、果樹、造林,保持完整生態,創造林下經濟和觀光產業;人道飼養畜牧,善待及尊重食物的生命;恢復森林、濕地的生態,涵養萬物,改變大環境,讓居民得以永續生活,也提高台灣木材自給率。

    以港子頭社區出發,建構永續生活與綠色經濟並進的生態社區,成為一個永續生活的示範地。以點帶動面,希望遍地開花,全國有更多的生態社區。 

8/18台灣樂活有機農業協會「友善環境耕作農法推廣教育訓練」公開演講「微生聚落」的理念,取自農家院子粉絲專頁

 

◆農夫最不會做的事

    100年開始,小編接觸了有機農法、自然農法;107年,學校闢建一塊食農菜園,實施友善耕作,不過,真是沒聽過「秀明自然農法」。

    飯後,陳女士開講,從八田綠色農莊→農家院子→微生聚落的進程中,小編眼看孤狗大嬸,耳聽陳女士的簡介,才慢慢理解到秀明自然農法的脈絡與特色,「秀明自然農法」要點如下:

    秀明自然農法的神慈秀明會總部在日本關東滋賀縣甲賀市,起源自宗教家岡田茂吉的自然農法論述,主張不施用防治農藥、不使用有機或化學肥料,這些對土壤都是傷害與負擔。只用落葉或枯草等天然堆肥,希望透過乾淨的水源與潔淨的土壤,讓作物回復到原本較為自然的生長過程,而人類可以吃到健康的食物。強調自家採種,可以去除慣行農法的餘毒,保留優良的性狀,更適應當地風土條件。連續耕作時,只要充分覆蓋,不翻耕、少除草,不過度干預自然生態,如此一來,土壤中的微生物、環境與各種生物會互動出一種平衡,保持生物的多樣性。種植農作物時也要多元多樣,土壤健康,植物健康,蟲害自然減少。

感覺上,陳女士推廣的秀明自然農法,不但是一種農耕方式,也是一種生活與生命態度,甚至是一種生命信仰,因此,親自下田農耕、自力造屋、生產食用間強調自給自足,同時尊重各種物種生命,不葷食,實踐一種樸素、和諧而友善的生活態度。

   

    小編對於秀明自然耕作方式,所達致的高產量與生態平衡好奇極了,於是,馬上上網拜讀「八田綠色農莊」與「農家院子」粉絲專頁。沒想到,在「農家院子」裡先是看到了「當農夫不容易,當個有良心的農夫更加不容易」的感嘆, 再看到7/1陳女士發表了一篇「農夫最不會做的事」:

    9年來我不斷的致力於,如何讓果樹健康,土地恢復生命力,我做到了…但我確學不會如何賣我的芒果…1甲兩分地的高產量實在讓我無力招架。這幾年每到芒果產季,對我的身心是一大考驗,遇到連連下雨芒果急速成熟…白天採芒果、理貨、檢查、裝箱出貨、還得削芒果烘芒果乾,晚上回覆訊息、烘芒果乾、包裝,常常做到天亮,又馬去採芒果,…這種高產量,不代表高收入,不斷反問自己,我到底能再撐幾年。

    請不要讓我削那麼多的芒果乾,我會好累好累!

採收下來的芒果,無法完售,只好加工芒果乾,卻是程序繁雜,耗時耗力。

年過50的陳女士,採用最友善的耕作方式,芒果園有了高產量,本來是件喜事,可是生鮮水果賞味期短,容易腐壞,無法拓廣行銷通路的狀況下,捨不得浪費,只好加工製作成芒果乾,削皮、削塊、去籽、烘乾…這些手工程序,卻成了身體、精神的最大壓力與負擔,讓陳女士大喊吃不消,太累了!

    只可惜看到這篇文章時已經是8月了,不然,「幫忙吃」這件事情,小編一定可以做到。不過,「亡羊補牢,時猶未晚」,除了芒果外,陳女士還生產荔枝、龍眼、酪梨、稻米和一些農產加工品,全都是純手工純天然的唷,大家可以跟小編一樣,問問有沒有其他產品可以購買噢!

取自農家院子粉絲專頁

 

◆尾聲

    稱呼陳佩雲女士為「現代陶淵明」,小編心裡是有掙扎的:因為在小編心裡,對陶淵明本人評價並不高。陶淵明從來就不曾是真正的農夫,從來就不曾真正喜愛農耕,農耕只是他在儒家「格物、致知、修身、齊家、治國、平天下」的生涯願景遭受挫折時,一種自我掩飾、自我逃避的選擇,也種得「草盛豆苗稀」,還要「農人告余以春及」才知道要到「西疇」耕作,歷來都誇他清高淡遠,實則小看了農業、農夫,充其數,陶淵明只是個自了漢而已!

    現代陶淵明,指追求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,不受現有環境、價值侷限的人。

    陳佩雲女士熱愛耕種,秉守秀明自然農法的信念,從八田綠色農莊→農家院子→微生聚落的進程中,先是圓成自己的秀明農夫夢,過著農耕生活,生產健康的食物;接著積極推廣,希望培育更多的秀明農夫,宣導更健康的食農與生態觀念;到「微生聚落」構想,這樣兼善天下的淑世願景,尊重所有的生命,希望共存共榮,令人佩服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