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▶臺南農安樂活好食在

永康阿中生態農場-工程師的農夫夢

2019/03/15徐玉梅

當小編一聽到要拜訪的小農是住在永康,同時主要生產作物是甜玉米、玉米筍(水果玉米)時,以過去務農的經驗,以及定居永康20幾年的認識,心中一直浮起兩個疑慮:

一、過去的台南縣永康市,現在台南市永康區,一直以來都是工業區,在台南應用科大附近,也常常飄起陣陣惡臭,這裡的農田能夠沒有汙染嗎?可能無毒自然種作嗎?

二、玉米、玉米筍是個蟲害嚴重的農作物,目前在台南應用科大的食農菜園中,玉米螟蟲的危害嚴重,幾乎無法收成,有辦法貫徹有機、自然、友善耕作方式種作嗎?

 

    帶著這些疑問,我出發了!

    這趟行程是輕鬆的,因為阿中生態農場就在我們學校所在地--永康,一來近、二來公務車繁忙,所以小編和助理一行3人3輛機車上陣,趁著太陽公公還沒發威,早早到了永康富強路。在助理聯繫阿中時,我在門外忍不住端詳起眼前的住家環境。在增建的開放空間中,有冷藏櫃、塑膠箱、紙箱、雜物、農具…,嗯,我嗅出一股農家味。

 

童年割稻耕作的鐮刀已經由木柄變成塑膠柄

    阿中匆匆趕回,開了大門,感覺上靜謐的住家一下子就動了起來:阿中趕快搬出農產品、簡介資料、用具等,準備接受我們的訪談;女主人忙著張羅果汁飲料,在廚房客廳來來去去;小阿中則非常熱情好客,靠過來當阿中的助手,一臉認真。

「工程師」阿中?

    現年43歲的陳敬中先生,是個土生土長的永康人,家裡務農;陳太太曾彥蓉則是屏東東港人。研究所時,陳先生就讀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,陳太太畢業於台北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管理研究所,都是自然生態環境保育學歷背景。出社會後,在北部就業,不過,陳先生一路朝向科技發展,從北部工研院、英業達科技,婚後回到南部定居,繼續在南部科學園區住華科技、新世紀光電等科技廠任職,有12年之久,一直都是科技廠的工程師,於是「工程師」阿中之名就名副其實了,不過,這樣的工作經歷與路徑,就跟自然生態環境保育學歷背景看不出關聯。

    陳太太曾彥蓉則一直在環保團體、NGO非營利事業組織服務,2006年到2014期間,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服務達8年之久。婚後,兩個兒子陸續出生,即離職帶養兩個兒子(目前大兒子念小學三年,小兒子念幼稚園大班)。2016年起,和先生一起轉換跑道,當全職農夫,創立阿中生態農場,想要「共同經營無毒、自然,又能兼顧生產、生活與生態的自然農場,給孩子一個親近土地的童年,提供健康美味食材及食農體驗教育」(曾彥蓉FB)。

◆農夫阿中

取自「工程師阿中的農夫夢」FB

    問起阿中為什麼在工程師的職務上待了12年後,突然想轉職當個全職農夫呢?阿中說︰

    那時候,對工作有一些想法,想說如果繼續這樣工作,也是有他的極限,然後對人生也有一些體悟、了解,簡單講說:「你永遠不知道是無常先到,還是日常先到」。也剛好有這個機會,因為家裡的農田也荒廢了20幾年。

    阿中最初提起的人世無常,只說是已經42歲的年紀,或多或少會經歷一些親人或者是很親近朋友的離開,例如,住在附近巷子的國小同學,因為被詐騙集團騙了所有的財產,然後就選擇了輕生;2016年初永康大地震,維冠大樓倒塌,死傷無數;一些朋友很年輕就得癌症走了;時常在FB收到一些人生哲學的資訊,都讓他思考到自己的生命經營、生命樣態。這時,在一旁的陳太太曾彥蓉則補充道:

    他沒有講到一點是,因為我婆婆,就是他媽媽,他小時候就是在這邊長大,媽媽務農,種玉米、種菜、種稻、養雞,種玉米是為了餵雞--玉米雞。讀書工作後,就離開永康,我婆婆她糖尿病二十幾年,後來就臥床、洗腎甚至截肢,七年。

進一步揭露了阿中這一段曲折,阿中才滿懷感觸地接著說:

    我媽媽很節儉,前半輩子省吃儉用,存了一些錢,可是這些錢在她後面幾年一下子就全部花光了,讓我思考到這個人生的意義啊!我媽媽糖尿病末期時,一直洗腎,後來腎衰竭、末肢血液循環不好,就開始截肢,由腳指頭開始,然後腳踝,就一直往上來,簡直是判你死刑,死刑活折磨!比較Shock的是:媽媽走了,

喪禮完,遺體要送進火葬場,我們跪著離開,棺材就推進焚化爐,一個小時後回來撿骨,哎~,才發現,原來人生的盡頭就是一堆這樣的白骨,我就想到,如果繼續這樣工作,我的人生盡頭也是這樣子,不管你是曾經很有錢,或是貴為總統,還是平民百姓,盡頭都是一樣的,每個人都是要走到這一條路,所以我想要做一些不一樣的東西,可以養家活口之外,對環境有幫助,然後也對我自己的人生的哲理、價值觀,可以充分實踐。

原來阿中的媽媽罹患糖尿病20多年,末期臥病在床,又飽受洗腎、多次截肢…種磨難,也耗盡一生省吃儉用存下的積蓄。阿中為了就近照顧媽媽,回到南科任職,卻也親眼看見生命的卑微與最後不可避免的歸趨,母親離世後,他重新思考了人生的意義及目的,調整了生命的方向,轉了一個大彎後,展現出另一種生命風景。

阿中生態農場

    阿中夫婦轉職當農夫,有自己的價值信念與堅持,希望兼顧養家活口、環境保護,更要能實踐自己的人生哲理、價值觀。他們有這樣行願:要提供無毒、自然「好吃且健康」食材給大眾,因此,種植過程採用自然農法,創立能兼顧生產、生活與生態的自然農場,給下一代一個親近土地的童年,提供健康美味食材及食農體驗教育。小編私心揣想,務農已3年的阿中,這樣的行願是不是跟阿中媽媽長期糖尿病、洗腎有關,因此希望以自然的方式生產好吃健康的食物,讓食物成為大眾的養分而不是負擔,希望大眾健康生活,不會像阿中媽媽如此的辛苦、痛苦,死刑活受罪。

    阿中在永康住了30多年,小時候就跟媽媽去田裡耕種,自有地兩、三塊,應該是四分地,那時候是種稻子種菜,種甘蔗、蘿蔔,也種食用玉米、飼料玉米,養雞。因為從小種田,對土地會比較有情感,比較有理念想法,但,阿中還是會遇到實務上的困難,必須去學習農業專業知識技術,但是對環境、生態的想法或是理念,阿中不只是擁有專業知識技能,更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理念認同跟摯愛。陳太太曾彥蓉說︰

他清晨五、六點很早就起來,就去田裡工作,回來就是流一身汗,一身汗臭,這我做不到。他看到蜜蜂,或是看到花很漂亮,他會拿起相機拍照,會去欣賞。然後傍晚看到晚霞、夕陽也很漂亮,他就是會欣賞大自然的美景,享受生活的每個瞬間。

樂在農耕生活的阿中,生態農場佔地約兩甲,只有四分地是自家的,大部分是承租的,分為十塊地,然後輪流耕種,有的正在休耕、有的正在播種、有的正在施肥、有的正在中耕、有的正在採收,規劃兩個月收一塊這樣子。

目前的生產主力是玉米,有甜玉米、糯米玉米、玉米筍,阿中馬上就為我們示範解說自然農法的玉米筍如何食用,阿中說:1.無毒自然的水果玉米筍可以直接生食;2.玉米鬚也可以生食,更可以熬煮玉米鬚茶;3.玉米筍、玉米鬚都可以入菜,涼拌或是炒食、蒸煮均可。

介紹到這裡,對玉米、玉米筍的滿腹疑惑還來不問時,阿中夫婦非常有默契,阿中在客廳現場剝起玉米筍,太太已經在廚房熬煮玉米鬚茶,而小阿中專心看著阿中如何剝玉米筍,亦步亦趨,依樣畫起葫蘆,然後讓我們一行人品嘗生玉米筍,    放下玉米筍農藥重度殘留的不安,生玉米筍果真清甜可口。

阿中與念小三的大兒子剝玉米筍、玉米鬚,讓我們試著生食。

接著,女主人的玉米鬚茶也煮好了,熱騰騰地為我們斟上。同時為我們說解:

夏季吃玉米,大家都愛把玉米鬚扔掉,玉米鬚其實是中藥的一味,又叫龍鬚茶,有一點點苦味,可是越喝底部會有甘草般的回甘清甜,又經濟實惠,可以做全家的保健茶。在玉米收成時,我們常常會把這些玉米鬚收集起來。

    這時,小編提出兩個疑慮︰台南市永康區一直以來都是工業區,這裡的農田能夠沒有汙染嗎?可能無毒自然種作嗎?玉米、玉米筍是個蟲害嚴重的農作物,有辦法貫徹有機、自然、友善耕作方式種作嗎?

    阿中表示︰這邊是算是永康的郊區,過了許仙溪就是新化了,有比較大的農地可以使用,至於工業汙染問題,可以送驗,土也送驗、水也送驗,然後也帶消費者現場看,我們時常辦團體體驗教育,有時一次來三四百個人,透過親自觀看生產現場,建構消費者的信心。至於種玉米、玉米筍,確實會有一些蟲害,以玉米筍而言,玉米螟蟲剛要開始危害的時候就採收了,損失不大。但是如果是甜玉米、糯米玉米的話,就必須要有其他的防治方法,這時候就會用蘇力菌,蘇力菌加米米糠分兩個階段使用。

    農夫阿中不厭其煩地回答小編的疑慮,同時也詳細分享如何防治玉米螟蟲的技術,讓小編慢慢相信玉米這蟲害嚴重的作物,可以以自然農法耕作,可以吃得安心、吃得美味。只是,全球暖化,氣候異常,聽說這玉米螟蟲還是讓阿中血本無歸。當然,我們希望消費者對有機耕作、自然農法、友善種植的農作物,高人力成本、低收穫量、賣相或許差、價格較高等缺乏市場競爭力的因素,有一定的理解,對食物的生產、消費有正確的觀念。

除生產方式的訊息外,阿中不忘做公益。取自「工程師阿中的農夫夢」FB

一日採收所得,全數捐贈弱勢有需要的人,取自阿中生態農場。

    在食農教育紮跟這部分,阿中十分用心。阿中生態農場種稻、種蔬菜也種雜糧,因此農產品有稻米、玉米、玉米筍、落花生、番薯、毛豆、蘿蔔等。目前的行銷管道主要靠網路,加 Line、工程師阿中的農夫夢FB留言或是電話訂購,以及靠老顧客的口碑與回流。但,舉辦各式各樣的親子體驗活動,針對幼兒園、安親班、國小、國中學生…,提供一些無償或是收費的趣味田園體驗,讓小孩子甚至是大人有機會親近土地、接近大自然,或者進到校園,讓他們直接DIY或是講解自然環境保育、友善耕作農業相關概念。這既是食農教育向下扎根的推廣,也是行銷的方式,阿中覺得很具有一些教育意義。

阿中的兩個兒子,大兒子念西勢國小三年級、小兒子念幼稚園大班,阿中也會邀請孩子的學校來採毛豆、拔蘿蔔,阿中認為國小本身就有社會課程跟自然課程,領域整合是還蠻容易的,而且現在有一些年輕的老師,也還蠻願意改革國小的課程設計,甚至只要校長有心推食農教育,他們又有一些閒置的空間、土地,都能推得很成功,像官田國小、官田國中,兩個都做得很好,農委會也接受各級學校的計畫申請,會給學校一些經費補助,跟周邊的農場合作在學校推食農的主題。

 

孩童摘玉米、拔花生,食農教育,取自「工程師阿中的農夫夢」FB

◆循環立體農業

    農夫阿中除了努力推出親子體驗活動,推廣食農教育外,阿中現在也推循環農業,永續農業。什麼叫做循環農業(立體農業)?就是一種農業廚餘回收資源化的完整循環。阿中夫婦馬上拿出已經準備好的看板,太太充當活動支架,解釋何謂「循環立體農業」:

循環立體農業圖

    我們一般認知分生產者、消費者跟分解者,生產者就是我這邊,我們生產健康的農作物,強調食農教育、食材新鮮,然後賣給客戶。客戶端,我們會舉辦親子採收體驗,還有蚯蚓養殖箱體驗,然後廚餘分解的話,就是兩個東西,一個是生廚餘,一個是熟廚餘,生廚餘是EM菌處理跟蚯蚓堆肥,熟廚餘是黑水虻飼料化,這樣就是一個圓形消費的方式。

循環經濟、傳統經濟(線性經濟)比較表

過去的消費模式是直線消費,生產者、消費者,然後變成垃圾進焚化爐去了。我們目前推這個圓形的消費模式,有一部分廚餘可以透過蚯蚓養殖,變成有機的肥料回到農場。這就是傳統經濟(線性經濟)跟循環經濟的差異:過去產地到餐桌,消費者買完東西,消費就結束了,然後東西就是進焚化爐,這個結果就是增加溫室效應和大量碳排放;循環經濟,產地到餐桌,餐桌又回到產地,通過益生菌、蚯蚓的作用,達到生態平衡,環境永續。

廚餘回收資源化示意圖

阿中這個「CSA循環立體農業與社區共食培力計畫」,2018/02/07已經通過107年「青年回留農村創新研究計畫」的審查作業,開始執行補助計畫,同時,常常全家出動,一起上場,阿中的食農教育、社會服務和家庭教育都結合在一起了。

取自「工程師阿中的農夫夢」FB

◆餘波

    訪談結束後,阿中、阿中太太、放假的大兒子,帶著我們一行人,去看他們剛剛還是秧苗的玉米田,這塊玉米田就在新化、永康交接的台20線小徑裡,這裏有許多荒廢的田地,雜草叢生,可是附近也有不少的公司、工廠,讓在永康定居近30年的我,大感驚訝—永康居然有這樣的荒涼所在,永康居然有這麼一片平坦的耕地。

 話說「病從口入」,許多病症是吃出來的,而現代社會各行各業多短視近利,自私自利,果農菜農忽視農藥殘留、養豬戶濫用抗生素、養雞戶施打賀爾蒙、工廠任意排放廢水廢氣…,台灣人民陷入互相「毒害」而無可逃逭!是不是能有更多的「阿中」?愛惜大自然、愛惜台灣、愛惜家鄉、愛惜他人、愛惜自己,在一個適才適性的位置上,盡情盡性、盡力盡心!

    阿中說:「你永遠不知道是無常先到,還是日常先到。」讓我深思,我們常常為不可預知的生命、未來而不安而裹足不前,我們常常為了未來而背棄、委屈了現在,我們的安全感常常建構在大量的金錢儲蓄上,不敢追逐自己的夢想、願景。跟阿中一樣出身農家的小編,看見阿中的勇敢與自得其樂,浩然興起退休歸田的念頭,我也想轉職當一個有自己的價值信念與堅持,能兼顧養家活口、環境保護,還能實踐自己人生哲理、價值觀的農夫!